袁景 王莊平
腰腿疼痛是老年人群體中的一種常見疾病,近年來有年輕化的趨勢。腰腿疼痛患者通常會感覺到背肋下緣至臀部范圍內有痛感,或出現下肢疼痛等癥狀,表現為腰背部局部肌肉緊張、僵硬、下肢變形,嚴重時會影響行走,通常由咳嗽、打噴嚏、扭傷、過度勞累引起,常由腰部病變、骨質疏松等原因所致,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。當老年人出現腰腿疼痛時,應警惕是否由骨質疏松引起。
疼痛原因
腰椎是支撐人體運動活動的重要著力點,在人體脊柱中松質骨含量最高,因而骨質疏松發病后會最先累及腰椎,腰椎由于承重而產生強烈的疼痛感。
患者骨質疏松時,會使骨密度降低,骨頭的耐受力減弱,腰椎承重產生病理性骨折,引發腰痛。
骨質疏松患者由于腰椎反復的病理性骨折,從而使脊柱產生畸形,通常骨折處產生炎癥或卡壓脊神經根,脊柱周圍的肌肉產生痙攣,從而誘發明顯的腰腿疼痛癥狀。
下肢各關節由于骨質疏松,骨質不均勻沉降,軟骨磨損,導致下肢變形、疼痛,行走困難。
疼痛特點
腰痛向背部放射,患者通常無法確定出腰痛所在的具體部位,但隨著腰痛時間的推移,患者的疼痛擴散至髖部、膝蓋、腕部、四肢等,嚴重者可累及全身,疼痛性質不一,可表現輕微疼痛、酸痛甚至劇烈疼痛。
多數情況下骨質疏松的患者通常只會感覺到腰部的疼痛、麻木,發生病理性骨折時會產生劇烈疼痛。
骨質疏松患者的疼痛時間多為夜間和清晨,長時間靜坐或站立、過度運動都會使疼痛加重。
骨質疏松患者的腰痛具有明顯的誘發因素,如疲勞、負重、飲酒、感冒等。
常見癥狀
疼痛:骨質疏松會引起腰痛甚至全身疼痛,負重后疼痛加重或活動受限,嚴重時會伴有翻身困難甚至難以仰臥起坐或行走。
脊柱變形:患有骨質疏松的患者會產生嚴重的脊柱畸形,同時伴有駝背、身高縮短、脊柱伸展受限,同時由于脊柱畸形,壓迫導致胸部亦產生畸形,尤其是十一、十二胸椎以及第三腰椎,進而影響患者的心肺功能,導致多臟器功能損害。
脆性骨折:脆性骨折是指在非常小的外力或非暴力作用下發生骨折,骨質疏松患者會在坐臥甚至行走運動過程中發生腰椎骨折,從而產生嚴重的腰痛感,脆性骨折是退行性骨質疏松癥最常見和最嚴重的并發癥。
神經痛:骨質疏松引起腰椎的壓縮性骨折會影響相應的脊柱棘突,脊柱棘突移位壓迫脊神經,產生四肢的放射痛、雙下肢感覺運動障礙、肋間神經痛、胸骨后疼痛類似心絞痛,有時也會影響到馬尾神經,造成膀胱、直腸功能障礙。
治療方法
藥物療法:骨質疏松引起的腰痛疼痛感較輕,不伴有胸腰椎的骨折,通常是由單純的鈣劑缺乏引起的,可服用鈣劑、維生素D等;若疼痛較嚴重可適當服用一些非甾體抗炎鎮痛藥,如雙氯芬酸鈉、布洛芬等;檢查骨密度,如為嚴重骨質疏松,可在醫師的指導下應用唑來膦酸注射液??傊?,如果確診了骨質疏松,需要在醫師指導下規范治療。
休息療法:骨質疏松患者必須保持充足的睡眠,每天堅持半小時到一小時的輕運動,如打太極拳、八段錦、做體操等,同時骨質疏松的腰腿疼痛患者應當多曬太陽,因為在日光照射下,皮膚的脫氫膽固醇可以轉化為活性維生素D,而活性維生素D經過羥化反應后,可以形成25-羥基維生素D,能夠促進鈣元素的吸收,進而提升鈣鹽向骨骼當中沉積,提升骨密度,改善骨質疏松的情況。
食物療法:骨質疏松的腰痛患者應當在食物中多攝入鈣、維生素D,可以多喝牛奶、大骨湯,多吃豆制品、雞蛋、牛肉、魚肉和綠色蔬菜,同時可適當服用鈣片和維生素D片。
中醫療法:骨質疏松患者可采用中藥塌漬、針灸、穴位敷貼等進行治療,一般穴位可選用命門、關元、氣海、腎俞、足三里、三陰交等,每次選穴不宜過多,5-7個為宜。
隨著人口老齡化,骨質疏松患者引起腰腿疼痛的發病人數逐年增多,我們需時刻警醒,平時多運動、合理飲食、多曬太陽、戒煙限酒,擁有健康體魄,遠離病痛。
(作者單位:市人民醫院)